●保证基本药物原材料供应,广药成立三七川贝市场气候监测平台
近些年来,受市场供求波动和异常气候冲击,中药材种植受到严重影响进而导致中药材价格时而飞涨、时而暴跌,大大挫伤了最上游广大药农的种植积极性。为指导药农科学种植,保证基本药物原材料供应,广药集团联合重庆中药研究院、中药材天地网、云南省气象局等多家单位在云南昆明召开“实施中药资源发展战略,保证国家基本药物供应——首届“气候·市场·中药资源发展”多学科高峰论坛,在论坛上率先成立“三七川贝市场气候监测一体化平台”,这意味着广药集团两大基本药物品种潘高寿蛇胆川贝系列和白云山复方丹参片为大规模供应基本药物做好了质量和数量上的充分准备,而随之广药集团其他基本药物的七大品种如白云山板蓝根颗粒、中一消渴丸等品种也相继进入监测平台。
白云山复方丹参片和潘高寿蛇胆川贝系列都是国家基本药物品种。白云山复方丹参片也是白云山和黄主打品种,占据同类市场份额50%以上,年销售达到5亿元,成为心脑血管药品最大人群用药。白云山和黄在复方丹参片上投入颇大,拥有丹参、三七“双GAP药材基地”和防治老年痴呆症和糖尿病并发症“双专利”。2010年白云山和黄在北京饭店发布世界首个中药丹参的基因组研究成果,广药率先进入“中药基因”时代,白云山复方丹参片也成为世界首个“基因中药”。
潘高寿拳头产品蛇胆川贝枇杷膏、蛇胆川贝液等蛇胆川贝系列产品的主要原料川贝,随着药材用量的不断增大,川贝母资源紧缺,川贝母价格不断攀升。为了彻底解决川贝母资源紧缺的问题,潘高寿于2007年开展川贝母药典品种扩大资源研究,发现《四川中药材标准》(1987年增补本)收载的川贝母品种太白贝母是传统道地川贝母品种之一。潘高寿首次运用基因测序方法,对川贝母和太白贝母进行基因比对研究。通过DNA鉴定研究,结果显示太白贝母在药效和质量上都与川贝母相同,提供了太白贝母作为道地川贝母品种的科学依据。该研究成果得到药典会专家的认同,太白贝母作为川贝母的优良品种进入2010版《中国药典》。此后,潘高寿又在太白贝母的道地产区——大巴山大力发展太白贝母GAP种植,科学利用、保护野生太白贝母资源,大力发展川贝母种植产业,对解决我国川贝母资源紧缺,保证国家基本药物供应,尤其是解决珍稀贵重药材临床用药和生产使用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积极落实基本药物制度,广药集团发表《“三保”宣言》
针对基本药物招标中出现的偷工减料等不法现象,潘高寿药业董事长、总经理代表广药集团在会上发布了《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三保”宣言》,在《宣言》中,广药强调集团下属企业积极响应国家基本药物招标制度,尽量压低成本,微利生产。同时宣布做到保证质量、保证供应和保证服务的“三保”承诺:即严守职业道德,完善从原材料GAP到生产的GMP乃至于成药后的质检体系,保证基本药物质量;进一步推广中药材GAP工作,构建药农联盟机制,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确保基本药物稳定供应;大力推广“家庭过期药品回收和免费更换机制”,积极宣传安全用药知识,送医送药送知识下乡,保证服务到位。与会领导重庆市药监局熊德华副局长、中国中药协会王桂华秘书长对广药集团的“三保”宣言表示高度赞扬,并将进一步向其他中药企业加以推广,使所有中药企业都能积极响应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共同构筑人民健康的医药长城。
(报道 戴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