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广东开平人氏潘百世、潘应世兄弟在广州高第街开设了一间专营蜡丸名为“长春洞”的药铺。“长春洞”前店卖药,后场制丸,雇有10余个工人进行作坊式生产。1920年前后,潘氏兄弟先后去世,药铺由潘百世之子潘逸流、潘应世之子潘楚持共同经营。没多久,两人相继转营他业,药铺由潘百世的四子潘郁生出任司理。
不久,广州起义爆发,接着又发生“商团叛乱”,药铺毁于战火。潘氏改在西关十三行路豆栏上街设店。
辛亥革命后,西医对传统中医药的冲击日强,“长春洞”生意一落千丈。潘郁生决意另辟路径,创制新药。他注意到广州气候炎热多雨,且天气乍暖乍寒,人们容易患伤风咳嗽,而市面销售的枇杷露多是独味单方,治咳疗效不十分显著。于是他将具有润肺镇咳作用的川贝母和有祛痰作用的桔梗等药材与枇杷叶一起熬炼,还在药液中加入香料和糖浆,同时吸取了西药制剂方法,加进苯甲酸等作防腐剂,使之耐久存放。新药制成后,定名为“潘高寿川贝枇杷露”。由于疗效显著,很快便成为家喻户晓的治咳药。
由于市场上出现假冒产品,潘郁生毅然变卖所有房产,将获得的资财用来改良产品包装。新包装以父亲潘百世的真像和自己的画像为商标,并特意在自己的像旁注明潘四俶创制(潘郁生又名潘四俶),使人容易辨认。他又发起一系列的宣传攻势:在报纸、电台作广告宣传,还经常发表奇文怪论;拍摄宣传川贝枇杷露的电影广告,作为“画头”在各电影院放映;用薄铁片制作精美的“川贝枇杷露”宣传画片,钉在广州市各条马路的每一根电灯杆上;派员工带产品到各线轮船、火车上宣传,在炎热的夏天派人在广州市的长堤、太平南路一带交通要道摆摊设档,老板还亲自出马,免费向过往的劳苦大众提供川贝枇杷露冲饮,既让广大街坊群众受益,又能收到良好的宣传效果。因此潘高寿川贝枇杷露名声鹊起,几年间便成为家喻户晓的治咳药,行销省港澳以及台湾等地。
抗日战争时期广州沦陷,潘氏族人为了躲避战乱,潘郁生父子分别到香港、韶关等地继续经营。抗战胜利后,因族人无力集资复业,于是由潘郁生独资经营,以潘高寿药行取代长春洞,并有于见原来经营的蜡丸品种在市面上同类竞争剧烈,便逐步放弃祖业经营的蜡丸,专营川贝枇杷露,又在杉木栏路开新店铺以扩大生产。1948~1949年间,潘高寿药行发展到鼎盛时期,潘郁生除在香港设厂外,还在台湾、澳门设点经营。不过,潘高寿药行一直采用传统方式生产:煮药是铁锅木柴、土炉明火,像民间“煲凉茶”一样。浓缩药液和煮糖也是用明火煎熬,木棍搅拌。由于怕配方泄露,所以调配药液往往是老板亲自动手,或者叫自己的亲戚做配药,这样就限制了生产的发展。直到公私合营前,潘高寿药行仍是作坊式生产,雇工亦不到30人。
临解放前,潘郁生去了新加坡,潘郁生的大儿子潘祖馥在广州经营,潘祖芗在香港继续经营。此后,广州的潘高寿药行于1956年实行公私合营,与生产止咳枇杷露的大同成药社、生产白萝仙咳水的中华成药社合并,组成“公私合营潘高寿联合制药厂”。生产以各合并厂原有的止咳糖浆为主,将川贝枇杷露作为主体产品,保持了原“潘高寿”的传统特色。
1959年10月,刚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步入发展的正轨而被一把大火毁为平地的潘高寿药厂在大同路同安里重新艰苦创业。1960年底恢复了传统产品“川贝枇杷露”的生产。1964年,潘高寿药厂划入广州市化工局属下的中药总厂。文革期间,曾改为“广州中药七厂”,且一度仿照部队的建制,命名为“中药七连”车间、班组分别为排、班设置。直到1981年恢复“广州潘高寿药厂”名。1993年,潘高寿药厂转制为广州潘高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始创于1890年的潘高寿,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了,它以创制川贝枇杷露驰名省港澳,并一直以治咳药闻名至今。目前的潘高寿,集“中华老字号”“驰名商标”“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等荣誉于一身,是岭南传统医药老字号的代表,并集中体现了南药文化的创新精神。
这就是“潘高寿”的由来与历史传承。